《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武拉平

《宏观经济学》把中国经济实践作为生动教材

■学生记者张美艺
   期次:第442期      查看:62   





  经管学院教授武拉平主讲的课程《宏观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既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也是市场经济运行实践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武拉平教授常常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趋势等融入课堂,把中国经济实践作为生动教材。
  武拉平认为,“《宏观经济学》肩负着更大的责任,需要将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理论的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促进我国宏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他也注重把这一理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宏观经济实践,深入理解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依据、基本特点和未来走向,培养良好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教学改革探索中,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互动式教学、综合练习、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形成一套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范式,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武拉平以学生喜欢“听故事”为切入点,提出“以现象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探究式专题化教学模式。每堂课前五分钟,他会选择相关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他常常打开新华财经或新浪财经网站,带领学生研读近期国内外实时财经新闻,尤其是与课堂学习理论内容相关的话题,例如农产品价格与通货膨胀、国际汇率变化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发布相关货币政策、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三步走”战略等。
  武拉平说:“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研读财经类新闻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的是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掌握知识”,同时这也能加深对国内外经济实践的了解。
  武拉平注重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开展思想教育。每年三四月份,结合全国“两会”召开,会组织同学进行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决算”报告的专题讨论。课前,教师遴选4名同学分别就“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本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草案”、“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要点”进行汇报,然后开展学生提问、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这种方式很受同学们欢迎,也能够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经管学院硕士生屈雪说:“武老师讲课特别生动、认真负责,他时刻关注宏观经济动态,将《厉害了我的国》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推荐给学生,并与同学们深入探讨,让学生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更深感悟”。
  武拉平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对学生思维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人生对待社会。“愿成为你脚下的基石,为你铺平人生的坎坷;愿成为你心里的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这是武拉平在育人中始终坚守的理念。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711次访问,全刊已有619051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