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求是》发表中共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署名文章

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科技小院

   期次:第540期      查看:246   


◎4 月 8 日,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图书馆,一名同学从“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专题展览前走过。   本报记者何志勇/ 摄


一间院落,三五农舍,科技小院在广袤田野并不起眼。

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科技小院蕴藏着新质能量。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亲切回信,肯定小院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和解民生、治学问的生动实践,勉励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亲切的关怀、殷殷的期望,令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2024年,科技小院成立15年了,目前,全国已建立科技小院1200多个。15年来,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让青春扎根乡村沃土,将贡献写在祖国大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建科技小院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师生在河北省曲周县白寨开展大田试验,当他们看到农民用舌头“品尝”的方法来鉴别化肥的真伪时,大受震撼:在几百公里外的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里,农学专业的学生们学习过多种关于化肥的分析方法,不但可以鉴别真伪,还能分析肥力、吸收转化效率。然而,在田间地头,老乡们离这些“科技”却那么遥远。再看看自己的实验站里,农作物长势喜人,产量很高;而一墙之隔的农民地里,庄稼出现倒伏等严重问题,产量很低。面对如此反差,师生们心情复杂。就在上一年,张福锁教授团队全年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成果丰硕。这时,张福锁教授清醒地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咱们发这么多文章,老乡们能读懂吗?实验室(站)里获得的研究成果,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能用到田间地头?怎么用?老乡们能不能接受?

师生们决定住下来、待下去,边教授知识,边操作示范,与老乡一起,用实践来回答这些问题。这一年,张福锁教授团队的李晓林教授在农家院子里住了300多天,真正从教授做成了“农民”。朝夕相处,师生们收获了老乡的信任,顺利示范了科学种田技术,解决了老乡们地里遇到的问题。老乡们说,你们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来了,咱们就叫“科技小院”吧。李晓林教授扎根的这个农家院子成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白寨科技小院。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15年来,科技小院蓬勃发展,从一个到上千个,不断点燃师生们强农报国向下扎根的热情。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引领下,更多师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田野,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和农业产业。“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进一步坚定了科技小院师生扎根一线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15年来,科技小院累计服务近600个贫困村、4.8万个贫困户、17.7万贫困人口,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4年“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张福锁教授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科技小院还走出了国门,推广到老挝和非洲8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15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与科技小院共同成长,在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走村入户解民生

解民生,是科技小院的初心,更是农民对农业科教的热切期盼。科技小院发起人张福锁教授说,“我们要‘实’,实实在在的‘实’。‘实’字就是你头戴一顶草帽,下去老老实实帮老百姓解决问题。(下转第2版)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9928次访问,全刊已有62486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