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成立 50 周年

走进一段伟大的历史

   期次:第525期      查看:45   

2023年5月2日,对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这一天,农大师生收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让创办15年的科技小院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也让科技小院的发源地———河北省曲周县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走过一段伟大的历史,今年金秋,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将迎来建站50周年的庆典。

盐碱地产出“吨半粮”

6月13日,河北省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的一片麦地,还没收割,麦穗稠密,曲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富国将手臂伸进麦田里,“看,这穗子密,都能藏住手了。”

曲周县,是河北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每年有8亿株种苗发往全国。但在60年前,这里产的粮食远远不够本地人吃,甚至还要吃国家返销粮。曲周盐碱地面积曾高达28万亩,1965年出生在王庄的王志成说,当年村里人麦收都用不上镰刀,直接用手揪麦穗,一亩地产的粮食只有几十斤。

王志成今年在王庄种了三百亩小麦,在其他村里种植、托管的麦田超过2000亩。他拥有三台联合收割机、三台玉米播种机,是远近有名的种植能手。只用了一天时间,他已经将三百亩麦子全部收完,每亩产量大约在1200斤到1400斤。利用现代化设备,王志成的玉米种子在小麦收割当天就可以播下,再过一百来天,玉米就会收获。玉米亩产一般在1300斤到1500斤。

治理盐碱的情景宛如昨日。1973年,王志成8岁,北京农业大学受命在曲周建立了治碱试验区。以石元春、辛德惠为首的专家,做出曲周试验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程报告,明确了调节与控制水的治理原则,规划建立一个“要水有水,水多能排”的系统。

王庄的村民们,按照专家们的指点修建了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沟在内的五级渠道,还有配套的深浅井。当年在上小学的王志成,每天跟着大人们打井挖渠,他记得那时大人们把这种治土办法叫“抽咸补淡”,等于把地“洗”了一遍。

此后曲周逐渐成为粮食生产大县。

今年春天,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联合发起“曲周绿色增粮与乡村振兴大会战”,打响了“耕地产能阵地战、绿色增产攻坚战、乡村振兴冲锋战”三大战役。

李富国介绍说,目前曲周在打造“绿色吨半粮”万亩示范基地,王庄的耕地就位于其中。所谓“吨半粮”,是指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也就是1500公斤。王志成表示,现在王庄的不少农田,已能实现年亩产1500公斤了。

凭借技术力量,曲周将年亩产几十斤的盐碱地,提高到年亩产1000多公斤,在完成“吨粮县”建设后,再进一步打造“吨半粮”。

在王庄,智慧农业、病虫草害多元高效绿色防控等名词,被许多村民们所熟知。农田周边立着介绍新技术的牌子,有的牌子上写着“高产耐密高效优质品种”,有的牌子介绍了“卫星导航条带种植水肥一体化技术”。这样立在地头的科普牌子有7块。

“曲周与中国农业大学县校合作50年,从改土治碱,到农业综合开发,再到科技小院、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取得了被誉为农业领域‘两弹一星’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首创‘科技小院’模式叫响全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说,“曲周是一个出经验的地方”,坚持政府主导,依托科技支撑,企业与农民广泛参与,深入探索“绿色吨半粮”模式,必将为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曲周路径”。

“科技小院”发源地

春雨贵如油。4月24日,在绵绵细雨中,一块镌刻着“科技小院发源地———曲周·白寨”字样的石碑在曲周县白寨科技小院揭幕。

“从这里开始,许许多多的农业专家和农科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论文写在乡间地头。”白寨科技小院是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诞生于2009年6月,张福锁院士团队给当时的科技小院下的定义是:科技人员常驻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平台。

通过科技小院这一平台,中国农业大学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15年来,农大师生们依托科技小院,针对不同的农林牧渔产业进行田野调查和试验研究,帮农民解决生产问题。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科技小院研究生也得到了锻炼、成长。

作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的第一批学生之一,曹国鑫几乎成了学弟学妹口中的“传奇”。2016年,曹国鑫和老师同学们持续多年的研究成果发布在《自然》()杂志上,这篇名为《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的研究论文,引起了业界的轰动:科技小院也能谱写“大文章”。

经过近15年的发展,科技小院从曲周出发,已经遍布华北,辐射全国,走向非洲。

2020年以来,科技小院7次写入中央和国家部委重要文件。2022年确,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发布《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支持全国30个省(区、市)68个培养单位建设780个科技小院。如今,科技小院模式已推广到全国及老挝和非洲8国。

今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下转第3版)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79597次访问,全刊已有625284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