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卫峰:科技小院谱写“大文章”

   期次:第525期      查看:90   


人物简

张卫峰,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3年任曲周实验站第十任站长。

我是2009年第一次到曲周的,当时曲周小院刚刚建立,举办了玉米季的现场会。这次参观开启了我的曲周工作。记得参观路上,我看到了路边低矮的树木,向张福锁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曲周的树怎么都这么小”。张老师回答,盐碱限制了他们根系的生长,地下生长不好,地上也长不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盐碱地,后来在甘肃、内蒙等地多次看到盐碱地,开始理解了曲周在盐碱地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当我看到小院师生的神采飞扬时,我也倍感振奋,对科技小院工作的兴趣愈发浓厚。

教学成果特等奖

科技小院引起了我的思考,我开始思考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在曲周安排了第一个硕士生费云鹏系统跟踪研究曲周科技小院的技术应用效果,也在此期间与“曲周七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为他们的做法和成效打动了我,我由衷地欣赏他们那种自信、拼搏、谦虚的品格。后来,曲周七子中的多人与我并肩奋斗,方杰和刘世昌毕业后与我一起在新洋丰新型肥料研发中心工作,周珊和黄志坚随后也加入。曹国鑫在我的小组完成了博士论文。黄成东至今仍和我在一起创制新型肥料。这些同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研究生指导方法,我不仅下定决心自己下基层,也下定决心把小院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

我在曲周培养学生,王文珂、张晓琳、王令德、李增源、黄浩等硕士,还有李婷玉、李宇轩、李升东等博士都相继在曲周工作、完成论文。2013年后我所有的研究生都在科技小院完成硕博士论文。张福锁院士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把研究生都放到小院锻炼是正确的,是积德造福”。15年后的今天来看是对的,但当时科技小院发展困难,没有几个老师愿做,能够身先士卒参与小院就很了不起,更因为小院中的学生成长快、能力全、情商高,而且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没有那么多情绪、利益方面的小纠结。没想到这种顺心而为、顺势而为的做法,竟然换来了2023年科技小院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

发表《自然》大文章

小院培养学生取得了成效,但是科技创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张院士和李晓林老师多次提到过,如何立地又顶天。尤其是科技小院能否培养博士生这一问题最为突出。

2013年,曹国鑫作为第一个科技小院培养的博士生面临发表文章和毕业的问题。当时张福锁老师和李晓林老师都找我,期望我能指导曹国鑫博士论文。由此开启了我们两个奋战三年完成《自然》(Nature)文章的故事。2012年我代表学科系统总结973项目的技术模式和技术应用模式时,就发现技术应用难的首要问题是科学家不了解农户,技术与农业不匹配,但缺乏一个实际案例来验证。2013年开始,我便让曹国鑫用曲周的案例,深入解剖农户到底需要什么,技术为什么不好用,我们做的工作如何解决技术应用问题。曹国鑫将曲周小院案例放入后,发现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非常高,农民需要省工、增收,科学家需要节肥高产,两者的结合就是破解技术应用难题的方法,而科技小院为两者结合提供了平台。

2014年,我利用出国一年的时间,系统梳理了5年的思考,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曹国鑫根据理论框架补充完善数据。

文章投稿到Nature后,苦苦等待40多天,竟然收到了很好的反馈,虽然reviewer的意见长达8页,但是看得出来里边包含了评委的激动,因为我们的理论和案例给了全新的看法,让最后一公里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后来经过细致修改,终于在2016年发表。

这其中要感谢曲周实验站所有师生和曲周县里的朋友,更要感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窦争霞教授长达半年的全力帮助,因为当时我已经回国,又与身在美国的窦老师开启了每天24小时的接力修改。

这篇文章不仅证明科技小院做的是“大科学”,更证明了科技小院培养的博士生可以写出立地顶天的“大文章”。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79607次访问,全刊已有625307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