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福锁:探寻“绿色发展”之路

   期次:第525期      查看:39   

张福锁、李晓林与曲周农民朋友们在一起。


人物简介

张福锁,1960 年 10 月出生,陕西凤翔人,植物营养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 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1985 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硕士毕业,1989 年毕业于德国霍恩海姆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

长期从事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植物根际营养理论、农田和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找到自己的路”

1986 年,张福锁远赴德国读博,临行带的衣物里,最贵的是母亲为他买的一条价值 8 元的“的确良”裤子。到了国外,他大受震撼,不只因为实验室里先进的设备,也因为茶歇桌上每天更新的环保宣传单。当时,德国正兴起环保运动,不少人提出减少生产、保护环境。“我在国内时研究的是怎么从土壤里、从矿物里找到养分,让作物能够增产,结果人家这儿养分竟然多得成污染物了。”

他心想,中国可千万别像欧洲一样,等过头了,已经污染了,再去治理。4 年后学成回国,他立即着手相关调研,然而还是晚了一步———他去北京郊区做冬小麦的施肥调查,结果发现当地 60%的农田都施肥过量。

我国大量使用化肥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因为农民发现化肥增产效果好,于是大量使用,甚至导致化肥一度成为“一袋难求”的紧缺农资。后来,化肥生产供应量不断提高,粮食产量上来了,可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体富营养化,出现蓝藻;氨排放超标,污染大气,雾霾的形成其实就与氨气有关。

转型迫在眉睫,但西方环保主义者那一套在中国可不灵。“他们觉得可以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污染,粮食不够的话,进口粮食就行了。但咱们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安全是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中国走不了他们的路子。不光中国人走不了,印度走得了吗?非洲还吃不饱,再让他们减少生产,不就是要命?所以,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从科技上破解这道难题,既增加产量、发展经济,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张福锁说。

通过研究,张福锁发现,因为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空气、灌溉水里富含养分,这些养分占到作物需要量的近 1/4,也就是说,如果农民把这些养分都利用起来,就可以大幅减少化肥的使用,不仅粮食产量不会降低,还省钱。

1994 年,张福锁提出“养分资源”这个概念,之后又发展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这使他在当时遭遇不少质疑,有几位专家在会议上公开批判道:“这也是资源?人家有土地资源、水资源,你这养分也成个资源?”但事实证明张福锁是对的。2005 年,农业部启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组织技术人员去村里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把这部分扣除后,再给农民发放施肥建议卡,相当于给农作物定“食谱”。张福锁的理论有了用武之地,在全国应用的结果是节肥20%、增产 8%,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以及农业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2008 年,张福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农业:世界的榜样”

张福锁用“幸运”形容后来的故事。“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在绿色发展理念还没提出时,国家实际上就已经非常重视绿色发展。”

2010 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讲的是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了土壤酸化。这篇文章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更影响了政府后续决策。

2013 年,张福锁团队受邀为《自然》杂志写了篇文章。他写的主题是“怎么实现增产增效”,没想到编辑把标改成“Chinese agriculture:anexperiment for theWorld”了。“谦虚一点翻译就是‘中国农业:全世界的一个试验’,不谦虚的话就是‘中国农业:全世界的榜样’。”

在张福锁看来,2015 年是中国农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农业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明确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第二年,我国农用化肥用量比上年减少 38 万吨———这是我国农用化肥用量自1974 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之后,张福锁又积极推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我国畜牧业发展非常快,有机肥越来越多。过去的农民舍不得扔动物粪便,都是肥料,我小时候在农村还要去捡粪。但现在不少粪便流到废水里,成污染环境的东西了。把有机资源用好,还能进一步减少化肥使用。”

一系列行动下来,转变的除了农业发展方式,还有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张福锁记得多年前去调研,问农民施肥会不会造成污染,没一个人回答有污染,都说没污染,施肥不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嘛”。现在再问农民,答案已经变成“千万不能施太多肥,会污染环境的”。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创建“科技小院”

如果说站在全球科学前沿引领潮流是“顶天”,那么去农村生产一线做应用研究就是“立地”。

2008 年,张福锁团队 20多人,全年能发 100 多篇英文文章,已经“顶天”,该考虑“立地”。他问团队成员:“咱们发这么多文章,老乡们不看也用不上,能不能去农村试试,看看这些科学技术创新究竟能不能发挥作用?”

大家不太积极,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从农村奋斗到北京,不想再回农村。张福锁的师兄李晓林主动请缨带队,师生驻扎到河北曲周的实验站。当时,他们每天早上 8 点上班, 兴冲冲骑着车去村里,结果地里总是没人。当地农民说,太阳没出来他们就下地了,太阳一高就回家了。时间对不上怎么办?张福锁说那干脆住到村里去。他们从实验站搬到村里一处闲置房,跟农民实现了零距离、零时差,农民有问题随时就能找到他们。一位农民的麦子被虫子咬了,一大早就把叶子拿过来,喊还在被窝里的农业高材生起来看看是啥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主动往他们院子里跑,有的是来问农业生产问题,有的是请他们帮忙辅导孙子学习,还有的就是来这里聊天。

农民对他们说,你们是搞科技的,把科技带到我们农家小院来了,这是个科技小院。张福锁一听,觉得这名字好,接地气也体现特色。科技小院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科技小院给我们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实战场景。之前在学校里,大家在文献里找问题来研究,放了一枪,子弹飞去哪里都不知道。但在这里,我们要打硬仗,看实际生产中存在什么问题,找到破解‘卡脖子’问题的办法,然后应用试试,农民增产增收了,才证明创新真正成功了。”

张福锁的学生在科技小院里学会的第一课是知农、爱农。学生郭孟楚去指导农民施肥时,被农民辨别化肥真假的方法吓到———他们用舌头尝!如果有个万一,舌头可就保不住了。但农民说:“我没别的办法,只有尝一下,烧舌头的就是真化肥,不烧舌头的就是假化肥。”郭孟楚想,自己在大学学了那么多知识,为什么从没想过要给农民提供一个简单的化肥检验方法呢?

农民的苦与累,听说不如亲见。学生们看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立志担起强农、兴农的使命。

在农村,张福锁更相信这样的评价标准:第一,村里农民多久才请小院的人吃第一顿饭;第二,农民什么时候才开始把好吃的送到小院;第三,小院的人离开时,农民的状态如何。“如果农民很快就请你吃饭、给你塞好吃的、你离开时抱着你哭,那说明他们信任你、喜欢你,你的工作到位了。反之,如果都没人搭理你,那就完蛋了。”

如今,科技小院在全国遍地开花,经历了从 1.0 版本的一对一帮助农户,到 2.0版本的技术支撑产业发展。2022 年,3.0 版本的科技小院落户洱海,一场声势浩大的“洱海科技大会战”正在这里打响。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79617次访问,全刊已有6253339次访问